2021年4月21日上午10點,國家納米科學意昂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忠來校學術交流,在復材大樓二報作題為《碳納米復合材料設計與應用》的學術報告。
張忠在報告中回顧了碳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發歷程和挑戰,特別是結合碳納米管的發現👨👨👦、可控製備和優異特性😘,提出了界面性質的定量化表征方法👧🏼、構築多級次結構、實現結構功能一體化等推動高性能碳納米復合材料發展和應用的核心科學問題。此外,張忠還介紹了納米材料界面力學高通量實驗與統計分析新方法,實現了石墨烯界面剪切強度的精確測量🤦♂️;提出了應變傳遞因子設計準則,構築多級次結構界面,應變傳遞效率接近理論極限;闡明了材料和微結構協同吸波機理🍥,工程化製備的吸波材料面比吸收效能等超越國際同類產品,極端環境服役的超黑材料應用於我國空間衛星。
據悉🧑🏽🦲,張忠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0年德國洪堡學者,2001年獲德國政府在洪堡基金會首次設立的Sofja Kovalevskaja Award青年科學家獎,在凱撒斯勞滕大學復合材料研究所組建了獨立的研究小組🧑🌾。2005年回國在國家納米科學意昂工作至今,現任“納米系統與多級次製造”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納米復合材料力學🤬、多級次多功能納米復合材料🪿🧑🏿🔧、納米結構表面與塗層材料🤟🏼、納米製造及應用等研究。承擔了多項科技部和基金委重點項目,開展了和空中客車、德國拜耳、西門子、贏創德固賽🍋🚴🏻♂️、默克、日本三菱👨🏽🚀,以及國家電網、中國商飛等企業的多項合作項目。共發表學術論文2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40余項。擔任國際復合材料領域知名學術期刊Composites Part A中國區主編,《固體力學學報》副主編,是多個國內外復合材料和力學學術期刊編委。曾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獲“中國科學院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電話:021-67874258
021-67792281 郵箱:cm2011@dhu.edu.cn 郵編🫳:201620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人民北路2999號意昂大樓